【导语】《大海啊故乡》大班音乐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,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。
大海啊,故乡 篇一《音乐课程标准》提出了“提倡学科综合”的教学理念,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;音乐与舞蹈,戏剧,影视,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;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。在实施中,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,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。
本课将此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,教者借助远教资源,把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,教学气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,拓宽学生的艺术审美空间,增强教学活动的艺术趣味性,
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,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。
首先以文学诗歌《我家住在大海边》来导入,以欣赏歌曲《大海啊故乡》为主线,以观赏《海滨小城》的视頻课件为辅助,以美术想象画《我心中的大海》为体验,以短文《浪娃娃》提示学生查找大海对人类的贡献为延伸,体现了教育创新,知识创新,学科交叉的新课程教学理念,增强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有机联系,为学生欣赏音乐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,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,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,全面提高综合素质。
其次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拓展艺术审美空间,增强艺术趣味,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,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。而欲达此目的,贵在把二者灵活,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切不可公式化。要学生把音乐形象描绘下来,教师应该启发每个学生用各自独特的画面构思去表达同一音乐主题。当我们启发学生描绘一幅图景的时候,不应当无形地诱导学生一起去寻找同一种图解,而要鼓励他们去积极寻找各式各样的属于自己的图解。
最后通过音乐学习,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,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,对他人,对人类,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,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。
大海啊,故乡 篇二教学内容:学唱歌曲
教学目标:
1、能够自信地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。
2、用圆润、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、热爱家乡的感情。
3、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“三峡宜昌”的热爱之情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重点是用圆润、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;
2、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。
教学准备:有关大海、三峡的资料,钢琴、绘画用品等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1、说一说:形容大海的词语,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?
2、看一看:大海有关图片。
二、学唱歌曲:
1、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:
作者:王立平,歌曲是影片《大海在呼唤》的主题音乐,作于1983年。
2、初听歌曲,说一说,有什么感受?
3、采用听唱学唱歌曲:
(1)跟录音学唱。
(2)生试唱,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。
(3)指名唱,其他学生点评。
4、讨论: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?
5、共同分析,深情演唱,采用多种形式演唱;齐唱;师评价。
三、引导创作:
1、提问: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?
2、欣赏有关“三峡”系列景色(图片等)
3、提问: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?(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“画三峡”、“颂三峡”、“唱三峡”的主题)
4、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,进行创作,师作适当指点。
5、分别展示作品,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。
四、小结,结束新课。
教学反思: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。
大海啊,故乡 篇三歌曲《大海啊故乡》是影片《大海在呼唤》的主题歌。音乐通俗易懂,格调高雅,旋律流畅舒展,优美动听,感情真挚,节奏严谨,结构简洁,短小易唱,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。在讲授歌曲时,播放课件,在《大海啊故乡》的伴奏音乐下,一副副美丽的大海的画面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,使孩子们仿佛来到了大海边,感受大海那份情怀。自然的引出课题,通过范唱歌曲,感受歌曲的情绪,让学生随着音乐划拍哼唱旋律,随伴奏演唱歌曲,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,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,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及歌曲的主题思想;在歌曲的艺术处理时一个是注意了主导节奏,另一个是重复“大海啊,故乡”情绪的不同层次,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,从亲切倾诉—抒发情怀—情感深华—怀恋之情,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。在同学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学唱了英文歌词。效果很好。整堂课,同学们表现积极,能按要求来演唱歌曲,但在音乐创造方面做的很不好,很多同学不愿尝试这项内容。
《大海啊故乡》大班音乐教案 篇四教学目标:
1.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,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,丰富音乐表现力,体验人们热爱大海、热爱故乡、热爱祖国、热爱生活的情感。
2.能用优美、连贯、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,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,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,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:用连贯、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。
教学难点: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欣赏图片,课前交流。
你去过大海吗?看到了什么?玩了些什么?
二、组织教学,师生问好。
通过课前的交流,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,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。
三、创设情境,感受大海。
(一)咆哮的大海
仔细听:(神秘)图片、声音。
你听到了什么?大海在咆哮
1.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?
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!
师示范(师肢体语言表现,出示强弱弱的规律)
x. | x. |
哗 哗 哗 哗 哗 哗
2.起立,我们来模仿一下。
(二)浪花的歌唱
交流:大海有美丽、宁静的时候,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。
师唱;(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)
出示: 5 6 5. 3|5 6 5 —|
啦啦啦 啦 啦啦 啦
请你也来唱一唱
这样欢乐的歌声是用什么音符来表现的?
出示附点音符,
有这个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。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,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。
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。
再唱
四、新歌学习, ……此处隐藏6043个字……海、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。二十世纪80年代初的影片普遍有着一种经历十年**后向往新生活并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积极向上精神,这首歌曲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祝愿。
2、作者简介
王立平(1941—)。作曲家。吉林长春人。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,1960年入作曲系本科。1973年先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,后在北京电影乐团任团长,并专职作曲。曾参加大型纪录片《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》作曲。电视片《哈尔滨的夏天》中的两首插曲《太阳岛上》、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》被选为群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,前者又在文化部、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中获奖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格调清新,旋律优美,配器精巧,表现手法丰富,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。
3、作品分析
名称演唱形式情绪主题思想特点
《大海啊故乡》独唱、齐唱、合唱深情的表现了主人公对大海、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3/4和4/4并存 4、节奏练习
(1)、3/4的节奏、强弱、指挥图示
(2)、4/4的节奏、强弱、指挥图示
5、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型
6、歌曲教学
(1)、跟钢琴学唱歌谱。
(2)、用“lu”来模唱歌曲的旋律。
(3)、朗读歌词,填入歌词
(4)、寻找换气口
(5)、各种形式演唱(根据学生情况)可选择独唱、齐唱、合唱
(6)、教师:音乐是无国界的,民族的就是世界的,那么我们用英语来演唱一下歌曲
教师朗读英文版歌词,学生跟读,填入歌词。
(7)、教师:我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,但是也有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,我们怎样才能将这么好听的歌曲唱给他们听呢?(手语)接下来,老师教大家手语版的《大海啊故乡》。
教师结合歌曲教手语,学生跟练。
三、课堂延伸
1、教师: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包括伴奏都是在电声乐队演奏的,很动听。接下来,老师就带同学们认识一下电声音乐。
2、电声音乐
(1)、“电声音乐”(Electron wave music),其英文原意是“电子波音乐”,包括有以下两种含义:其一,“电声音乐”是“直接原声音乐”(人耳不经任何电子技术处理的声音),经一系列电声技术处理过的音乐。其二,是专指用“电子乐器”(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),“电子计算机”MIDI音乐多媒体所制作的“电子计算机音乐”(Electronic Computer Music)。现今习惯于把二者混为一体,这是误解。
(2)、电声乐队
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。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。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。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:一、主要由架子鼓、电吉他、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。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。二、以电声乐队为基础,或者加进铜管乐,如萨克斯、小号、长号,或者加进弦乐器,如小提琴、大提琴,或者加进民族乐曲,如二胡、笛子、古筝等。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、变化很快,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。
3、作品分析
请同学听3段电声音乐,将出名称:《大海啊故乡》、《机器猫》、《快乐大本营》
总结:电声音乐原来就在我们身边,无处不在,现在我们听到的多数音乐都是电声乐队演奏的。
4、课堂练习
为《大海啊故乡》的前奏配上电声乐队的打击乐。
四、课外延伸
音乐制作软件的介绍
cakewalk音乐制作软件
作曲大师 TT作曲家
五、课堂小结
今天我们学唱了《大海啊故乡》这首歌曲,了解了3/4、4/4的特点,同学们也能很正确的有感情演唱,表现很好。同时我们还认识了电声乐队以及和他们的作品,下节课我们会更加详细的了解电声乐队,走进雅尼的《夜莺》和他的电声世界。让我们在夜莺的歌声中告别大海,走出音乐教室。
《大海啊故乡》大班音乐教案 篇十教学目标:
通过欣赏、演唱歌曲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,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,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,激发他们热爱大海,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
过程与方法:
以老师教唱,学生跟唱为方法。
知识与技能:
1、能用亲切柔和,优美连贯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。
2、能准确拍击海浪的节奏并运用到歌曲中生动地演唱。
3、掌握三拍子歌曲的`唱法。
教学重点:
用圆润、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,表达歌曲情感。
教学难点:
海浪的节奏:XXX.XX|XXX—︴
教具准备:
音乐课件、钢琴。
课时安排:
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:(播放自然声响:海浪声)
教师:诗人说,大海是一首诗;画家说,大海是一幅画;音乐家说,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。你听是什么声音?
学生: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
二、学唱歌曲
1、初听音乐播放歌曲《大海啊,故乡》初步感受歌曲。:
2、配乐朗诵歌词,初步理解歌曲内涵。
3、复听音乐教师范唱,进一步感受歌曲。
学生随伴奏声哼唱并划拍,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,加深对歌曲的印象(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,降低学习难度)
4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乐谱,感受歌曲带给的情感共鸣。
(1)旋律:歌曲中出现那些音符和记号?有什么作用?
(2)节奏: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?起什么作用?深入体验歌曲
(3)重复
教师:“大海啊,故乡”重复出现,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?是否有些多余?
练习并讨论回答:“大海啊,故乡”重复了多次,不但没有感到罗嗦,恰恰相反,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更进一步,使情感得到升华。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,从而更好地表达这份深情。
(4)旋律线(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)重点唱高潮部分。
教师: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?
学生:象大海的波浪。
5、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。(领唱和齐唱)
6、艺术处理
学生小组讨论:演唱要轻柔连贯,注意节拍重音,随音乐情绪的发展,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
三、表现创造:
教师:在音乐学习中,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。现在就让我们以集体的智慧来为这首歌添上精彩的一笔。分两种不同形式来表现歌曲:朗诵和演唱,并谈各自感受。
四、拓展延伸
五、教师总结
六、音乐声中走出教室。
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《大海啊故乡》大班音乐教案精品多篇范文。
文档为doc格式